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四川代表團日前分別與重慶代表團、廣西代表團,共同向大會提交代表團全團建議。
川渝《建議》聚焦能源保障一體化建設
四川代表團和重慶代表團共同向大會提交的是《關于加快推進川渝能源保障一體化建設的建議》(下稱川渝《建議》)。該建議立足推動中央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重大決策,指出川渝地區能源保障現狀已與其在全國大局中的發展定位、承擔的使命任務不匹配。特別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存在的短板,正對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制約。
據介紹,川西地區是全國重要的水電基地,但川西至成都城市群負荷中心及川渝之間的電網網架結構相對薄弱,川渝現有輸電通道已趨于飽和。
為加快推動川渝能源一體化發展、服務保障好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建議》提出,將川渝納入全國能源保障重點地區,統籌解決能源保障問題。具體看,就是強化水電和天然氣就地消納,統籌解決“煤少油缺”問題。比如,支持清潔能源優先就地消納;在負荷中心和天然氣主產地建設天然氣調峰發電項目,將發電用氣納入民生用氣保障范疇;協調成渝與產煤省區和大型能源集團合作,打通川渝地區北煤輸入通道。
川渝《建議》還提出,加快推動成渝氫走廊建設。即,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納入國家第二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范圍,共建氫燃料產業創新聯盟,運營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城際示范線;推動國家級檢測認證機構共享檢測資源,加快共建氫燃料電池汽車公共服務體系。此外,將川渝國家級重大項目納入能耗單列目錄,在能耗、碳排放強度和空間上給予傾斜支持等。
川桂《建議》聚焦西部陸海新通道三條主通道建設
四川代表團和廣西代表團共同向大會提交的全團建議內容涉及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三條主通道建設。
四川團的建議名稱是《關于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三條主通道建設的建議》,廣西團的建議名稱是《關于支持加快突破三條主通道瓶頸統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大能力鐵路運輸通道建設運營的建議》。名稱雖然有所區別,但聚焦的都是“西部陸海新通道三條主通道”。
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在2019年上升為國家戰略,當年8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發布,明確提出建設自重慶、成都分別經貴陽、懷化、百色至北部灣出??诘娜龡l主通道。去年9月和今年1月,《“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方案》又相繼出臺。
據了解,當前相關建設工作正有序推進,但仍存在主通道一體化推進不足、鐵海聯運效率不高等制約因素,特別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運輸的增長使得現有瓶頸“卡脖子”效應將愈發明顯。四川和廣西代表團建議,希望國家層面支持加快突破三條主通道瓶頸,適度超前推進通道鐵路一體化建設運營,加快提升通道鐵路運行質量效率,提升通道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在廣西看來,當前的進展太慢了,所以其建議標題用了“加快突破”的措辭。
西部陸海新通道也事關重慶市。因此重慶代表團今年也單獨提出關于支持重慶高水平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全團建議,其中點到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存在短板,通道市場競爭力有待提升,國際合作機制還需加強等。